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高烧抽搐怎么处理

56710次浏览

小儿高烧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情况、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烧抽搐通常由体温骤升、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免颈部受压。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家长需避免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异物,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

2、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4℃。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避免寒战加重体温升高。可配合退热贴敷于额头,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

3、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坚硬地面垫软物保护头部。不要按压抽搐肢体,避免骨折或肌肉拉伤。发作时家长需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及具体表现,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至关重要。癫痫持续状态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记录发作情况

观察并记录抽搐的肢体表现、眼球转动方向、意识状态变化等细节。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有助于医生鉴别热性惊厥与癫痫。发作后患儿可能出现短暂嗜睡,家长需持续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需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年龄小于6个月、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或伴有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细菌性脑膜炎可能表现为抽搐伴发热,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病毒感染引起的热性惊厥通常预后良好,但需排除颅内感染等严重疾病。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时及时使用退热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诱发抽搐。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疫苗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建议家长学习急救知识,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感染病灶。发作缓解后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避免短期内体温再次骤升。

相关推荐

缺钙抽搐怎么办
患者因为缺钙而出现了抽搐,建议可以多吃些鱼肝油,不但可以补钙,还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此外,患者可以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D;还可以通过多一些晒太阳来促进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
宝宝老抽搐的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神经发育系统不是很好,抽搐的情况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经常抽搐,则可能是钙缺乏症。有些宝宝抽搐是癫痫病的症状,如果癫痫发作,情检查脑电图。除此之外还受环境,精神,代谢,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宝宝在高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抽搐。​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的原因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是肌抽跃症的症状,它一般是由于平时过于劳累,休息不好、缺钙、肝肾亏损等引起的。要注意的是一些肌抽跃症,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在出现肌抽跃的症状时,如果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
婴儿抽搐怎么办
婴儿抽搐发作后,要立刻让婴儿侧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到气管。然后就是及时进行散热降温,体温降低后抽出症状基本上都可以缓解。在婴儿抽搐基本稳定时,要给婴儿适当补充水分,这样能缓解抽搐引起的脱水。
孩子抽搐怎么办
孩子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抽搐情况、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等方式处理。孩子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脑外伤等原因引起。1、保持呼吸道通畅孩子抽搐时家长需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
呕吐抽搐怎么回事
导致呕吐和抽搐的原因一般会有这两种,癫痫发作和脑膜炎。第一、癫痫发作,癫痫是指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病灶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抽搐和呕吐的症状。第二、脑膜炎,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脑组织出现细菌感染而导致的,有可能会产生脑膜刺激征,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以及抽搐等症状出现。在临床上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呕吐和抽搐的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措施来消除不适症状,然后及时检查明确具体病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脑膜炎可以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局部炎症消除以后,不适症状才会慢慢消失。
语音时长 01:14

2021-06-10

74123次收听

03:08
为什么晚上睡觉脚会抽筋
一般晚上睡觉脚抽筋是缺钙所致,但不是晚上睡觉脚抽筋就是缺钙的表现。有些脚抽筋是因为局部的问题,或脚背部、脚掌部有肌筋膜炎,或者是脚背部有腱鞘炎,也会引起脚部不适、抽筋的感觉。还有就是腰椎的问题,腰椎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也会压迫神经、刺激神经,出现脚部抽筋。如果脚抽筋通过补钙,病人的钙含量已经很高,但是还抽筋,就不能考虑钙的问题。这时候要查一查有没有其他神经压迫症状或局部肌腱炎、腱鞘炎,腰椎有没有椎管狭窄症、腰突症,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后,才能判断脚抽筋的原因。
02:58
夜里睡觉腿抽筋的原因
对老年人夜里睡觉腿抽筋,可能是缺钙的表现,病人本身骨质疏松,缺钙会导致钙流失,小腿的肌肉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血液循环是缓慢的,再加上没有做好保暖的准备。还有一种情况,病人本身有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的骨科疾病,腰椎间盘、腰椎管狭窄会压迫刺激神经,当夜晚睡觉的时候,腰椎椎管内的血运循环也会减慢,这时候椎管内的炎症物质会增加,会刺激神经根,出现睡觉腿抽筋的情况,表现在小腿或者大腿同时抽筋,而且病人觉得非常的不舒服,需要活动活动才感觉好一些。
肌肉抽搐缺少什么元素
肌肉抽搐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缺乏钙元素而引起的,在钙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造成血液中钙含量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就会引起肌肉抽搐的症状出现。尤其在钙元素缺乏的较为严重时,就会造成肌肉抽搐的症状加重和反复出现。而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会发生在生长发育期间的青少年人群和怀孕期间的女性,主要是由于这两者人群的钙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除此之外,也可能会发生在中老年人患者身上,因为钙质流失过多或吸收障碍,会影响到钙质的吸收,从而出现肌肉抽搐。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8

92290次收听

快睡着了突然抽搐一下怎么回事
快睡着时突然抽搐一下要考虑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所致。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出现梦魇的情况,患者睡眠质量欠佳,容易表现出在快睡着时突然抽搐等缺乏安全感的临床表现。其次,还要考虑是由于低钙血症所致,低钙会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往往表现为肢体抽搐的现象。另外,还要考虑是由于癫痫疾病所致,癫痫疾病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组织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也会表现出在睡眠过程中突然抽搐的现象。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1

92358次收听

睡觉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
抽搐指的是身体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收缩运动。典型的抽搐症状为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不断抽动,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等。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以上症状,多考虑与脑部疾病有关。这常常是脑部神经细胞出现了高度同步异常放电而造成的。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以上症状,提示脑部可能有一些器质性疾病或者功能性问题,刺激到局部神经细胞出现异常放电而产生抽搐症状。比较常见的睡眠过程中出现抽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为脑部结构改变,常见的情况有脑动静脉畸形,脑部海绵状血管瘤,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脑部灰质异位症等。第二,为外界刺激造成的脑部神经异常放电。包括高热,脑炎后遗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缺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的毒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29

2019-10-31

60983次收听

小孩睡觉抽搐是缺钙吗
孩子出现睡眠状态下,身体不自觉的抽搐,可能是神经性的抽动。与缺钙也可能有关系,当然也不排除白天受到惊吓引起。孩子的情况,这里只是初步的考虑,而且还需要做小儿内科微量元素的化验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结合临床的检查。大部分小孩的这种情况是缺钙的原因引起的症状。如果白天没有异常,就考虑没有太大的问题。另外也要注意白天不要有过度的运动量,适当的补充钙以及维生素D,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为好。比如牛奶、瘦肉、虾,平时一定要多晒太阳,有利于调理孩子当前的一些情况,而且同时一定也要看看孩子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现象。比如头发是不是有枕秃或者O型腿,睡眠质量不好的时候,哭闹严重,个子矮小,头发发黄。如果有这些症状,应该去查小孩的血钙以及维生素D的身体内含量。
语音时长 01:27

2018-11-30

5784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