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遗传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窒息等因素引起。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机械活动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1、遗传性心律失常
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可导致心室颤动引发心脏骤停。这类疾病与基因突变相关,患者可能出现晕厥、心悸等前驱症状。治疗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必要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2、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成人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患者常表现为持续胸痛、大汗淋漓,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需紧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
3、严重电解质紊乱
血钾水平异常如重度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低钾常见于利尿剂过量使用,高钾多与肾功能衰竭相关。需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监测心电图变化,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等调节电解质药物。

4、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过量如洋地黄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视觉异常,心电图可见多种心律失常。需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特效解毒剂,配合血液净化治疗。
5、窒息
气道梗阻或呼吸衰竭导致的严重缺氧会迅速引起心肌电活动紊乱。常见于溺水、异物窒息、哮喘持续状态等情况。需立即解除气道梗阻,进行气管插管,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高风险人群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出现胸闷、心悸等预警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限制钠盐和脂肪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
相关推荐
01:44
01:41
02:54
01:58
01:5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心脏骤停
- 2 心脏骤停怎么引起的
- 3 心脏骤停如何避免
- 4 心脏骤停什么引起的
- 5 心脏骤停怎么引起的?
- 6 心脏骤停如何处理
- 7 心脏骤停会遗传吗
- 8 心脏骤停的症状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