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和乳房肿块的区别
乳核一般是指乳腺纤维腺瘤,乳房肿块则可能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多种情况。乳腺纤维腺瘤多为良性肿瘤,质地较硬、边界清晰、活动度好;其他乳房肿块的性质需通过影像学或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
1、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典型表现为单发、无痛性肿块,质地韧如橡皮,表面光滑且易于推动。发病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妊娠期可能增大。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特征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部分可见血流信号。治疗可选择微创手术切除,药物干预效果有限。
2、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属于生理性改变,与内分泌紊乱相关。肿块多为双侧多发,质地柔韧,月经前增大伴胀痛,经后缓解。超声显示腺体结构紊乱,无明确占位。可通过疏肝理气类中成药如乳癖消片调节,或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缓解症状。日常需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情绪波动。
3、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为充满液体的囊状结构,触诊有弹性感,超声明确诊断。单纯囊肿边界清晰无回声,复杂囊肿需穿刺活检。较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可行穿刺抽液,复发者可注射硬化剂。绝经后新发囊肿需警惕恶性可能,建议每半年复查乳腺超声。
4、乳腺炎性肿块
急性乳腺炎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多见于哺乳期,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混合回声区。治疗需用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慢性炎症肿块可能误诊为肿瘤,需病理检查鉴别。
5、乳腺癌
乳腺癌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可能伴皮肤橘皮样变或乳头溢血。钼靶摄影显示毛刺状高密度影,病理活检为确诊依据。早期可行保乳手术配合放疗,晚期需综合治疗。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筛查。
发现乳房肿块应尽早就医鉴别性质,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选择无钢圈文胸减少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高危人群需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哺乳期注意排空乳汁预防淤积。所有乳腺病变均需遵医嘱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