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皮肤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免疫低下、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严格监测并维持空腹血糖在合理范围,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重皮肤损伤。口服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胰岛素注射治疗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2、局部用药
干燥脱屑可使用10%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保湿;瘙痒明显时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真菌感染选用联苯苄唑乳膏。溃疡创面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禁用刺激性消毒剂。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顽固性真菌感染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严重感染伴发热时需静脉给药,同时加强创面引流和清创处理。
4、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可促进慢性溃疡愈合,每次15分钟;低频超声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高压氧治疗适用于难愈性溃疡,通过提高血氧分压加速组织修复。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5、手术治疗
大面积坏死或深部脓肿需手术清创,必要时行皮瓣移植;顽固性溃疡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负压封闭引流。术前需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管条件,术后加强抗感染和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及易摩擦部位皮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抓挠或烫伤。洗澡水温不超过40℃,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饮食需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出现新发皮损、溃疡扩大或渗液增多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使用偏方处理创面。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和眼底检查,预防多系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