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十二指肠息肉会癌变吗

57741次浏览

十二指肠息肉存在癌变概率,但多数属于良性病变,癌变风险与息肉类型、大小等因素相关。

十二指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良性病变,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三类。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常体积较小,直径多在5毫米以下,表面光滑且质地柔软,这类息肉极少发生恶变,癌变概率不足1%。腺瘤性息肉具有明确的癌变潜能,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或混合型腺瘤,其癌变风险可达15-30%,直径超过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需高度警惕。内镜检查中若发现息肉表面不规则、分叶状生长或伴有糜烂出血,往往提示存在恶变倾向。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十二指肠多发性息肉,其癌变风险显著增高,此类患者息肉数量常超过100个,且多伴有胃底腺息肉和结直肠息肉。长期胆汁反流、慢性十二指肠炎等刺激因素可能加速息肉恶变进程。直径超过20毫米的广基息肉或短期内快速增大的息肉,需通过超声内镜进一步评估黏膜下层浸润情况。

建议确诊十二指肠息肉的患者每6-12个月接受胃镜复查,对于高风险息肉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进行干预。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出现黑便、持续性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病理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需缩短随访周期至3-6个月。

相关推荐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的出现确实会有很多的症状,但是每一个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区别,在经过统计之后会发现主要有明显的便血,也会改变排便的习惯,甚至还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改善,更加还可能会造成脱垂的现象,也会造成肠道的刺激症状。
大肠息肉切除后吃什么
大肠息肉的手术之后,每个患者都需要格外的注意自己的饮食,手术后六到八个小时需要禁食,然后要吃一些流质食物,可以吃米汤,粥类。等到吃的食物多一些后,可以吃些止血的食物,胡萝卜,苦瓜,蛋黄等蔬菜和水果,能及时的补充到全面的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大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大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1、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切除术是治疗大肠...
绒毛管状腺瘤严重吗
绒毛管状腺瘤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但存在一定恶变概率,需结合病理结果评估风险。
如何用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可通过高频电刀切除治疗,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在肠镜下完成。高频电刀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精确切除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治疗前需完善肠镜检查和病理评估,明确息肉大小...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2-10-11

73512次收听

02:05
大肠息肉的危害如何来预防
大肠息肉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会引起腹痛或者肠道出血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肠息肉还会引起肠套叠、肠梗阻以及严重的腹泻、贫血。另外大肠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会容易演变为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1cm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要做好大肠息肉的预防工作,需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要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的可能,达到预防大肠息肉的目的。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进行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01:49
大肠息肉的诊断
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诊断。我们要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01:40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01:34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持续进展可能会发生癌变,应及早切除。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取不足、慢性炎症性肠病、肥胖、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01:37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大肠息肉切除后吃什么
大肠息肉切除以后可以吃些流质的食物,比如面条、小米粥等,等到恢复以后也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和一些水果、蔬菜,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保持肠道健康,减少发生肠炎等问题都可以预防肠道息肉的复发。大肠息肉切除以后也要预防复发,平时不能熬夜要多注意休息,这样才能使肠道恢复健康。平时不要吃麻辣刺激的食物和油腻、油炸的食物,这对于预防肠道息肉都有一定的帮助,防止复发。手术切除息肉以后要注意好好调理。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09

76997次收听

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大肠息肉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需要手术切除。而且肠道的检查需要定期就做,检查到有息肉可以直接进行切除,良性息肉是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这时候切除以后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就可以预防复发,而恶性的息肉切除以后还可能会继续发作,这时候就要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所以定期检查身体是将风险降低的有效办法。肠息肉发现以后要及时手术,术后注意健康饮食、少油腻、油炸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这对于护理肠道有很大的帮助,避免息肉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85964次收听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生长在肠道黏膜上的赘生物,类似于肉球状,大肠息肉可以使肠道出血、出现腹泻、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粘液便、便血等症状,这时候就要及时手术切除治疗。为了及时发现息肉,可以每年定期检查肠道,发现息肉就要及时切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良性的切除后注意护理,避免复发,恶性的切除也可以将危害降低。患者在肠息肉手术以后要注意饮食的护理,多注意休息,就可以避免复发。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09

84911次收听

大肠息肉术后吃什么
肠道息肉在随着肠镜技术的发展,检出率越来越高,一般出现结肠息肉检出后,均需要进行息肉切除。那么大肠息肉手术后应该吃什么?对于息肉切除术后,术后应该要禁食,一般要需要禁食六个小时,六个小时以后建议进流质饮食一天,然后进无渣半流质饮食三天,息肉术后可以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一周以内忌粗硬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同时要注意吃一些软的食物。而且我们建议吃一些碱性食物比较好,比如豆腐、苹果、萝卜、甘蓝菜。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11

6451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