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水肿怎么治疗
心源性水肿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控制原发心脏病、调整体位、吸氧等方式治疗。心源性水肿通常由心力衰竭、心包疾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钠潴留会加重体液潴留,限制钠盐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可选用新鲜蔬菜、低钠调味品替代高盐饮食。
2、使用利尿剂
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利尿剂通过促进钠水排泄缓解水肿,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呋塞米适用于急性水肿,氢氯噻嗪用于轻度慢性水肿,螺内酯可对抗醛固酮作用。
3、控制原发心脏病
针对心力衰竭可使用地高辛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心包炎需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心肌病需用卡维地洛片。原发病控制是消除水肿的根本,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4、调整体位
夜间睡眠抬高床头30度,白天间歇采取端坐位。重力作用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静脉淤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垂体位,必要时穿戴医用弹力袜。
5、吸氧治疗
低流量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者。通过鼻导管给予2-4升/分钟氧气,缓解呼吸困难并间接减轻水肿。需监测氧疗效果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心源性水肿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下肢水肿程度。保持适度活动如床边踝泵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负荷。饮食宜少量多餐,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心脏功能,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