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盆腔粘连的原因
盆腔粘连可能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创伤、结核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
1、盆腔炎
盆腔炎是盆腔粘连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可导致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炎症,炎症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粘连。患者可能出现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分离粘连。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在盆腔内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逐渐形成纤维粘连。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抑制病灶,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
3、手术创伤
盆腔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等可能损伤腹膜,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与邻近器官发生粘连。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用防粘连材料如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降低粘连概率。若出现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松解。
4、结核感染
盆腔结核通过血行传播感染生殖器官,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粘连。患者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6-9个月。
5、先天性发育异常
苗勒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子宫畸形合并盆腔粘连,青少年期即可出现周期性腹痛。超声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手术矫正方案,如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等。
预防盆腔粘连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感染,妇科手术后遵医嘱尽早活动,有慢性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应及时就诊。日常可适当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规律锻炼增强免疫力。备孕女性若存在不孕情况应完善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粘连程度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