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能吃甜食吗

53515次浏览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觉得与甜食有关系。但是甜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看到了不吃,心里也会不舒服。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小孩来说,非常难受。那么糖尿病能吃甜食吗?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通过下来来了解吧。

在医学概念里,“糖”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如淀粉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等。而老百姓平时说的“糖”,指的是单糖或双糖。所谓“甜食”,是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的食品,比如葡萄糖水、红糖水、蔗糖、雪糕等。吃了这些食品,糖会很快被人体吸收,血糖陡然上升并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人们平时吃的粮食如米饭、面条、馒头等,都是淀粉类食物,属于多糖,吃到体内经过代谢最终变成葡萄糖以提供能量,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吃甜食和得糖尿病划上等号。

糖尿病人大可不必这样担心,现有代糖食品都可选用,因其并非有糖,而是有甜味,食用后不产生或几乎不产生能量,只要适量仍是安全的。市面上有多种用代糖做甜味剂的食品,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但用主粮制作的糕点、饼干、点心,应在每日的糖尿病饮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奶制品(冷饮)也应计入当日的饮入量中。阿斯巴糖用做烹调时,因其不耐高温,应在熄火后才将其加入食物中,否则可降低甜度或失去作用。

其次糖尿病病人想吃甜食也并不是全无办法。由于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计算所含热量,注意从主食中减去。例如,一个大苹果产生的热量就相当于一两大米。因此,一次进食的量不能多,如一次只能进食1~2 片西瓜或半个苹果。
  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对甜食确有需求,可把甜味剂作为其正常膳食的一部分。蔗糖、果糖、玉米甜味剂、浓缩果汁、蜂蜜、麦芽糖和各种糖醇等甜味剂全都产生能量,在计算能量摄入时必须把它们包括在内。

相关推荐

03:09
餐后血糖8.2正常吗
餐后血糖八点二摩尔每升,是不正常的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值为三点九到七点八毫摩尔每升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七点八到十一点一摩尔每升之间,称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对于非糖尿病的病人,测得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是八点二摩尔每升,则考虑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需要做糖耐量筛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正常血糖是七点八摩尔每升以下,八点二摩尔每升略高于正常,是可以接受的血糖,但是需要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使血糖进一步达标。
01:45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系,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生活压力较大、肥胖等,还有可能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胰腺切除、患有风湿性疾病等引起。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虽然二甲双胍是降糖尿病的常用药,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减少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能够营养神经,降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同时起到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作用。
02:07
血糖空腹7.1算糖尿病吗
按照诊断标准,已经算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若空腹血糖是6.1mmol/L到小于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是在7.8mmol/L到小于11.1mmol/L,是糖尿病前期。若偶尔一次空腹血糖7.1mmol/L不能算糖尿病,若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mmol/L,算糖尿病,否则不算。此外,若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算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能被忽略
目前来看,糖尿病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很多患者深受其害,可惜很多患者就是不重视糖尿病早期症状,才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所以我们要提前知道糖尿病早期症状,方可及时的发现病情。下面就来介绍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具体表现。糖尿病早期症状有:1.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
糖尿病患者游泳好处多
游泳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所有的肌肉群和内脏器官都参加有节奏的活动。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可大可小,游泳的速度可快可慢...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可选择服用中成药及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具有自我调节效果,能避免因针灸治疗所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调整新陈代谢。
血糖多高算是糖尿病
血糖多高算是糖尿病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大于7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若没有典型症状,两次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大于7mmol/L和11.1mmol/L或者是一次空腹血糖、一次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上述数值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什么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以内脏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等出现的症状,多由于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出现部分功能暂时性的失调,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相关改变,并不是组织器官出现的病变。植物神经能支配人体的各种脏器,当它出现紊乱时,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有的人会胸闷憋气,心慌,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焦虑,抑郁,恐慌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往往和自主神经相关,有时还会存在内分泌的一些失调,会出现交感神经的相对亢奋的症状,会出现窒息的感觉、头晕、出汗、面部发红或者口干、吞咽困难、腹痛、阳痿、早泄等症状,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改善环境,减少刺激,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2

57854次收听

糖尿病出现了低血糖怎么办
低血糖发生以后,根据程度的轻重不同,可以通过进食不同的食物来进行纠正。轻度的低血糖,可以通过进食馒头,米饭,面包,饼干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可以通过口服少量糖水或者含糖饮料来得到缓解;严重的低血糖患者,如出现严重的交感神经兴奋表现,要立即进食糖水或含糖饮料,如出现低血糖昏迷或意识障碍,单纯口服含糖食物,效果是比较差的,或者患者已经不能进食任何食品,则需要应用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的方法治疗。并且需要在进食后15分钟复查血糖情况,如果低血糖没有得到纠正,必要时再次口服。如果是由于某些药物所引起,比如治疗糖尿病时,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一旦发生低血糖,要立即停用此类药物或者调整药物剂量。而胰岛素瘤所导致的低血糖,除了需要及时进食含糖量或能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要尽快明确病情,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31

64243次收听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指的是人体血液中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产物,这种物质一般可以在体内存留2~3个月,主要是用于评价三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是在4%~6%之间,通过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还可以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糖尿病脚肿怎么办
首先糖尿病脚肿要寻找脚肿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个是如果病程比较长的可能考虑糖尿病肾病,低蛋白血症引起脚肿,第2个情况可能伴有大血管的病变,比如说出现心衰,或者是有肝脏的疾病,合并有肝脏的疾病,或是出现下肢血管的动脉一个硬化或者闭塞,也可以出现一个脚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下肢的水肿,一个脚肿?那么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因的治疗,一旦发现脚肿就要正规的就诊来寻找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一定的治疗,如果是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心衰或者肝脏引起的,我们就要纠正低蛋白血症,并且治疗原发病,如果是甲减引起的,我们就要积极的补充甲状腺激素,来达到一个甲状腺功能平衡,减轻水肿甚至消失水肿。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09

60425次收听

02:54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怎么治
糖尿病引起高血压,首选ACEI和ARB类降压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ACEI抑制剂有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可降低尿蛋白,减少糖尿病肾病发生,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增加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更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症状要积极处理。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尽可能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更为理想。
糖尿病不可以吃什么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所以一些甜的食品,比如点心、糖块、蛋糕,这类口感特别甜的食物,一般不要吃。另外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一样,要吃一些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可以吃的食物,不能随便吃,糖尿病人要有一个量的规定。糖尿病人有糖尿病食谱,比如碳水化合物,就是米面,50%~60%的比例,脂肪不超过30%,蛋白在15%左右。总之糖尿病人饮食上还是要严格管理。
语音时长 01:27

2019-06-11

58409次收听

降糖药有哪些副作用
降糖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低血糖,第二个是体重超重。一些降糖药物降糖效果很好,比如磺脲类的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让身体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降血糖。如果病人病情比较轻,或者这些药物的用量比较大,胰岛素分泌过多,就可能引起低血糖。还有一个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直接降血糖。但是如果用量太大,也会造成低血糖。第二个副作用要特别关注体重增加,这个副作用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人。因为现在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体重都超重或者肥胖,所以要降体重。有些药物,比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者胰岛素,能增加体重。所以这个也是一种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还有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比如有些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或者腹泻。
语音时长 01:51

2019-06-11

56264次收听

01:31
怎样降血糖
血糖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良好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降血糖的目标。第一,患者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自己的饮食运动是否符合科学。如果患者吃的太多或者运动太少,就应该适量控制饮食,再进行运动、锻炼,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够控制血糖。第二,医生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胰岛功能、糖尿病的病程、年龄、患者的血糖情况、经济状况等,选择一个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才能够把他们的血糖控制的更好。所以血糖的控制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