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发布时间:2019-06-115342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内分泌失调指的是身体中间的各种内分泌腺体,包括其中的一种腺体,只要出现分泌功能不正常,都属于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概念非常广泛。脸上长粉刺,女性月经失调,这些症状都可以称为内分泌失调。但是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特指这些症状。

内分泌失调可能脑垂体功能出现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旁腺的功能障碍、还有胰腺的功能障碍、肾上腺的功能障碍,以及性腺的功能障碍等很多方面,判断是否有内分泌疾病,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去进行咨询或者相关的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保护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通过控制血糖、调整饮食、监测血压、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检查肾功能等方式保护肾功能。糖尿病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1、控制血糖严格管理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
01:02
孕七月血糖高腿会淤吗
孕七月通常指妊娠七月,妊娠七月血糖高腿会淤,若患者存在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病情。血糖高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妊娠七月属于妊娠晚期,可能会出现血糖较高的情况。长期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导致肾脏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出现腿瘀的情况。而且孕妇在妊娠七月时,胎儿体积增加,孕妇的体重会增加,血液回流不畅,血液黏稠度高,孕妇出现腿瘀的风险变大。所以,妊娠七月血糖高腿通常会淤。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大量摄入奶茶、甜点等富含糖分的食物。此外,孕妇还应定期产前检查,能够及时对胎儿的异常情况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胎儿健康。
早上喝了水测血糖还准吗
早上喝了水测血糖后检查的结果不准,一般是导致血糖水平偏高一些,对于诊断糖尿病或者了解血糖的动态变化,会有一些干扰。如果测空腹血糖,建议检查前至少空腹8小时以上,也就是检查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不要喝水、吃饭了,第二天早上8点去医院抽血化验。如果是检测随机血糖,抽血化验之前喝水不喝水,都没有影响。检查当天早上如果口干舌燥,不小心喝了一口两口白开水的情况下,对于血糖检查结果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喝水比较多,超过200ml,或者喝了一些糖水、蜂蜜水、饮料等,就容易造成血糖检查结果偏高。因为正常情况下,进食以后,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糖会出现曲线变化,进食后2小时血糖浓度达到峰值,此时抽血化验空腹血糖肯定是偏高的。健康人群的空腹血糖参考数值是3.9-6.1mmol/L这个范围内,如果空腹血糖数值≥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数值≥11.1mmol/L,考虑糖尿病。血糖是机体的能量来源,血糖过高或者过低都属于不正常的状态,高血糖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神经细胞,导致一些并发症,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如果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称为低血糖症,可能会造成低血糖休克状态,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语音时长 02:06

2021-12-30

107116次收听

03:19
手指脚趾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指、脚趾发麻,要注意是否和末梢循环不畅有关。首先需核实导致发麻症状的诱因,近期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或者是不适当的损伤。所谓末梢循环不畅,大多数是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易造成末梢的循环障碍,需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尤其要控制血糖,尽可能保持末梢的充分血液循环,可用活血化瘀类药物,配合局部的按摩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另外,手指、脚趾的发麻和神经末梢的本身病变有关,和遗传基础疾病相关,可到医院神经科就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除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子宫积液有什么症状
一般情况下,子宫积液会有月经失调、腹痛、阴道出血、体重增加这些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糖尿病能吃杨梅吗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可以吃杨梅的,因为杨梅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的分泌,能够起到降糖的功效。
糖尿病患者的食疗方法
当患有糖尿病在饮食治疗上应注意科学合理,不可过多或过少。也就是说患有糖尿病在治疗上不能太随意,也不能限制得太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理饮食。患有糖尿病的食疗方法有玉米须煲瘦肉、家常炒洋葱、枸杞子炖兔肉、蚌肉苦瓜汤等饮食方法。
1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1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血糖升高的一组症候群,典型症状也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当然1型糖尿病因为血糖不容易控制,血糖非常高,很容易出现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昏迷等等,都非常危险的一些并发症。糖尿病因为胰岛功能衰竭导致,所以目前没有治愈的办法。目前的治疗就是补充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要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只要把血糖控制平稳,就可以明显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为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儿童的血糖不容易控制,所以更要调整好胰岛素的剂量,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以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成人也会有1型糖尿病,老年人也有可能出现,成人晚发的1型糖尿病,也需要胰岛素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60409次收听

哺乳期血糖高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哺乳期血糖高基本上对宝宝没什么影响。哺乳期血糖高,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一下,如果血糖不是特别高,可通过控制体重,低糖饮食,适当锻炼,血糖是可以恢复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血糖持续保持在高水平,需要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治疗;如果确诊为糖尿病,可以使用胰岛素降糖,这样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哺乳期因为饮食与作息等各种原因,血糖高有时是难免的,注意不要让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可以,而且哺乳期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如果空腹血糖连续两次都在七点一以上,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52

2020-01-09

53808次收听

02:02
女性口干舌燥什么原因
女性的口干舌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假如是女性朋友喝水量充足,还是感觉口干舌燥的话,首先要警惕由于糖尿病造成的口干舌燥。因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和体重减少。第二,女性朋友特别是中年女性,容易患口腔干燥综合征。所以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口干症状之外,还同时伴有眼干、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腮腺局部的肿大,如果同时出现上述的症状,这是口腔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第三,有一些女性朋友,比如有鼻炎阻塞,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口呼吸症状,也会造成口干,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现口干。
糖尿病要终身服药吗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糖尿病需要终身吃药,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现在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控制血糖到理想范围,目前还不能根治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轻易的让血糖达到正常,不用服药。如果不坚持用药,血糖得不到理想的控制,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以出现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各种感染;长期的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但是也有极少数血糖不是很高的患者通过饮食、运动就可以让血糖达标,但是需要持之以恒,并且需要定期复查,一旦血糖难以控制,就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1

51812次收听

02:48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饮食要节制,这非常重要,尤其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高蛋白的饮食不要吃太多;第二,要运动,劳逸结合,不能总是坐着,久坐伤气、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总是坐着气血也会淤滞;第三,保持心情舒畅,有一个好的心态也有利于糖尿病的预防;第四,如果糖尿病已经是前期,空腹血糖已经很高或者餐后血糖超过7点8mmol/L,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体质选择一些中药、药膳、膏方,防止进一步发展到糖尿病,也非常有意义。
01:39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妊娠糖尿病或者孕妇糖尿病治疗,只能用胰岛素,包括人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的类似物,口服降糖药不推荐使用。还有非药物治疗,如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都能够辅助降低血糖。孕妇血糖高有两种情况。一、妇女怀孕以前就患有糖尿病。二、怀孕以后出现血糖高。一旦怀孕之后孕妇血糖高,超过了标准,比如空腹血糖超过了5点3mmol/L,餐后血糖超过了6点7mmol/L,可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真糖尿病吗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患者在妊娠之后才出现血糖升高,或者糖耐量异常。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怀孕之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摄取的食物量增加,造成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不断增强,拮抗胰岛素、抵消胰岛素作用的因素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因为糖尿病有四种类型,妊娠糖尿病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但是妊娠糖尿病是由于怀孕之后,激素水平急剧上升,造成患者短期的代谢紊乱,等她生完孩子之后,很多患者的血糖会逐步恢复正常,不会出现血糖继续升高的情况,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出现高血糖。但是如果妊娠期间出现了高血糖、妊娠糖尿病的情况,她将来妊娠结束之后,糖尿病复发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妊娠糖尿病一旦确诊之后,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它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40

2019-05-30

65095次收听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脚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或轻微伤常导致脚的破溃、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被迫截肢。糖尿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脚部的保护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脚的护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