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是怎么回事
低烧可能由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药物反应、内分泌失调、肿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体温轻度升高、乏力、头痛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对症用药、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低烧最常见的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伴随咽痛、鼻塞,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需用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热淋清颗粒控制炎症。结核病引起的长期低热需联合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进行抗结核治疗。
2、非感染性炎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持续低烧,伴有晨僵和关节肿痛,可选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塞来昔布胶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使用羟氯喹片、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控制病情。炎症性肠病引发的低烧常伴随腹泻腹痛,可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蒙脱石散调节。
3、药物反应
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片、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片可能引起药物热。化疗药物紫杉醇注射液、靶向药吉非替尼片也常导致体温调节异常。通常停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必要时可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片缓解药物过敏反应。
4、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亢进出现持续性低热,伴有心悸多汗,需服用甲巯咪唑片、普萘洛尔片、维生素B1片调节。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波动可能出现潮热盗汗,可考虑戊酸雌二醇片、谷维素片、坤泰胶囊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5、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常以低烧为首发症状,伴随体重下降和淋巴结肿大,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后采用环磷酰胺注射液、长春新碱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晚期可能出现肿瘤热,需用吲哚美辛栓、萘普生胶囊等控制症状。
持续低烧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若低烧超过1周或伴随严重头痛、皮疹、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须及时至感染科或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体温在38℃以下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避免盲目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02:22
03:09
02:59
03:05
03:0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发烧37.5是不是发烧
- 2 感冒不发烧和发烧有什么不同
- 3 宝宝发烧为什么总是晚上发烧
- 4 发烧发烧对胎儿的影响
- 5 小孩发烧长牙发烧正常吗
- 6 急疹发烧和普通发烧有什么不同
- 7 为什么发烧退了又发烧了
- 8 什么引起发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