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里有圆疙瘩怎么办
哺乳期乳房里有圆疙瘩可能与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堵塞、乳腺炎、乳腺囊肿或乳腺纤维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使用抗生素、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分泌旺盛,若未及时排空乳房,可能导致局部乳汁淤积形成硬块。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胀痛性包块,皮肤温度正常。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手法按摩或卷心菜叶冷敷缓解。
2、乳腺导管堵塞
乳头白点或乳垢可能导致输乳管堵塞,形成可移动的圆形硬结,按压时有钝痛。可用温水浸泡乳头后轻柔去除角质层,哺乳时让婴儿下巴对准堵塞部位吸吮。
3、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症,常伴随发热、皮肤发红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
4、乳腺囊肿
激素变化导致的乳汁潴留性囊肿,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液性暗区。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必要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
5、乳腺纤维瘤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能刺激纤维瘤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的实性肿块。哺乳期以观察为主,若持续增大需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或传统肿瘤切除术。
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应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洁乳头后涂抹羊脂膏预防皲裂,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若肿块持续2周未消退、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血性溢液,需立即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禁用含雌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