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症状及治疗
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1、右下腹疼痛
阑尾炎早期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区域,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咳嗽、行走时疼痛可能加重。该症状与阑尾充血肿胀刺激腹膜有关,需通过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辅助诊断。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
2、发热
患者体温通常升高至38-39摄氏度,伴有寒战或出汗。发热由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轻度发热可物理降温,超过38.5摄氏度需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同时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控制感染。
3、恶心呕吐
约60%患者出现反射性胃肠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该症状因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引起,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治疗需禁食禁水,通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配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食欲减退
炎症反应导致消化功能抑制,患者常出现厌食、腹胀等表现。发病初期建议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食。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
5、白细胞升高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这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生理反应,但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化脓或穿孔。需动态监测血象变化,严重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预防感染。
阑尾炎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压。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术后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内禁止剧烈活动。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就医,警惕阑尾穿孔或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阑尾炎是怎么引起的阑尾炎是怎么
- 2 阑尾炎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3 阑尾炎怎么引起的
- 4 阑尾炎注意什么
- 5 阑尾炎是怎样引起的
- 6 阑尾炎是怎样造成的
- 7 阑尾炎问题严重吗
- 8 什么是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