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得了甲减怎么办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甲状腺激素、定期复查、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药物影响、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保证碘摄入,可适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应避免过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限制高脂肪食物。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需减少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此类食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
2、补充甲状腺激素
左甲状腺素钠片是主要治疗药物,需空腹服用避免食物干扰吸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心悸、多汗等过量症状,需及时调整剂量。甲状腺片含T3和T4两种激素,适用于部分特殊病例。药物需终身服用,不可自行停药。
3、定期复查
初期每4-6周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后每6-12个月复查。妊娠期需增加监测频率,TSH目标值需更严格。老年患者及合并心脏病者需同时监测心电图,警惕药物性甲亢风险。出现乏力加重、体重异常变化时应提前复诊。
4、适度运动
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可改善代谢减缓、体重增加等症状,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合并粘液性水肿者运动前应充分热身,注意关节保护。冬季户外运动需做好保暖,预防低体温症。
5、心理疏导
甲状腺功能减退易引发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加入患者互助小组有助于建立治疗信心。家属应理解患者易疲劳特点,避免施加过大压力。严重抑郁倾向时需联合心理科干预。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围巾保护甲状腺区域。备孕女性应提前优化TSH水平,孕期每4周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嗜睡、便秘加重、声音嘶哑等新症状时及时就医。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心肌病变、不孕等严重并发症,需坚持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