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该病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对称分布的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多集中于下肢及臀部,按压不褪色。部分患者会伴随关节肿胀疼痛,以下肢大关节为主。约半数患者出现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肾脏受累时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皮肤症状通常最早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可能在1-4周内陆续发生。
该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异常激活,IgA抗体在血管壁沉积引发炎症反应。链球菌感染是常见诱因,部分病例与疫苗接种、昆虫叮咬相关。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及海鲜、乳制品等食物也可能诱发。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概率,寒冷刺激或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症状。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通过皮肤活检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血常规可能显示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升高,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或蛋白。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IgA水平增高,部分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阳性。需要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轻症患者可使用芦丁片、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关节症状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腹痛严重者需用醋酸泼尼松片,肾脏损害需联合环磷酰胺片。中药如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也有辅助疗效。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4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建议每1-2周复查尿常规,持续监测3-6个月。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气候变化时注意肢体保暖。
相关推荐
02:05
02:04
02:04
02:2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过敏性紫癜是怎样造成的
- 2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 3 过敏性紫癜形成是怎么得的
- 4 过敏性紫癜严重吗
- 5 过敏性紫癜什么引起的
- 6 过敏性紫癜怎么得的
- 7 过敏性紫癜怎么引起的
- 8 过敏性紫癜引起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