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和局部治疗甲亢性肝损害
甲亢性肝损害的治疗需结合全身治疗与局部干预,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控制原发病、保肝药物修复肝损伤、营养支持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甲亢性肝损害的全身治疗以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为核心。常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需监测肝功能调整剂量。伴随肝酶升高时,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严重肝损伤者需静脉输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局部治疗针对肝脏病变特点,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明确损伤程度,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可通过内镜下套扎术干预。营养支持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限制高碘食物。
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禁酒。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期间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合并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监测血氨水平预防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