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质增生是怎么回事
膝盖骨质增生可能由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外伤、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晨僵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关节边缘为代偿稳定性会出现骨赘增生。这类患者常伴随关节弹响、上下楼梯疼痛加重。建议减少爬坡、深蹲等动作,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软骨保护剂。
2、长期劳损
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过量会导致关节面压力过大,刺激成骨细胞异常增殖。常见于运动员、搬运工等群体,疼痛多在劳累后明显。需调整活动强度,配合超短波、冲击波等物理治疗。
3、外伤因素
骨折、韧带损伤等未完全修复时,局部血液循环改变可能诱发异位骨化。这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关节肿胀与骨赘形成并存。急性期需制动并服用洛索洛芬钠片,后期可进行关节松动术训练。
4、代谢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时,血钙沉积易形成骨刺。多伴随全身乏力、多尿等症状,需检测血钙浓度。除治疗原发病外,可选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
5、遗传倾向
COL2A1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年轻时即出现多关节增生。此类患者常有家族史,需早期干预。推荐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严重时考虑关节镜清理术。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长时间保持蹲跪姿势,冬季做好膝关节保暖。饮食可适当增加奶制品、深海鱼类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疼痛发作期可使用护膝辅助支撑,但不宜长期依赖。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畸形,建议及时至骨科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