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抽搐的原因

儿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小儿 #小儿发烧

小儿发烧抽搐可能与遗传因素、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癫痫等原因有关。发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存在家族性热性惊厥史,父母或近亲属幼年时有类似发作史。这类抽搐多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期,表现为四肢强直或阵挛,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发作结束后尽快就医排查。遗传性热性惊厥一般无须特殊药物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脑电图。

2、高热惊厥

6个月至5岁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当体温超过38.5℃时可能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时患儿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可能伴有口吐白沫。家长需立即松解衣物散热,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抽搐持续5分钟以上需紧急送医。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脑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反复抽搐,常伴随持续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体检可见颈项强直、前囟膨隆等体征。需通过腰椎穿刺明确诊断,治疗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同时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4、电解质紊乱

严重腹泻或呕吐导致的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可能诱发抽搐,血钙低于2.0mmol/L时出现手足搐搦或喉痉挛。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口服碳酸钙D3颗粒,同时纠正脱水。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

5、癫痫

无热性抽搐需考虑癫痫可能,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肢体节律性抽动,脑电图可见异常放电。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或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发作。家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患儿单独游泳或登高,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家长发现小儿发烧抽搐时,应保持镇定,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用手机记录抽搐表现和持续时间,就医时供医生参考。发热期间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胃肠负担。退热后可适当补充含锌食物如瘦肉粥促进恢复,但需避免进食坚果等呛咳风险食物。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按时接种疫苗,体温超过38℃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