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帕金森病呢

61403次浏览

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ism,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和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常发生于其它一些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血管病、肿瘤等)或毒物、药物之后,那么什么是帕金森呢,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帕金森的症状表现,震颤:以静止性震颤为主,部分伴有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震颤频率为4~6 Hz。多自肢体远端开始。手部可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的“搓丸样”对掌动作。震颤在肢体静止放松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可减轻。部分患者震颤可累及下颌、口、唇、舌及头部等。

肌强直:伸肌和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肌强直”;合并震颤时表现为“齿轮样肌强直”,即伸屈肢体时感到持续阻力伴有断续的停顿感。严重肌强直可导致腰痛、关节痛、肢体疼痛等,容易误诊为骨关节病。  运动迟缓和运动减少:是否有随意运动的减少和迟缓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是关键点,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些动作出现缓慢。行走中的肢体联带动作减少,精细动作困难。写字出现越写越小的“写字过小征”。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动作少、双眼凝视,呈“面具脸”。出现言语缓慢、声调低沉,吞咽缓慢、困难等。

当然还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有便秘、尿频、排尿不畅,以后可出现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中晚期患者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汗液分泌异常,头面部皮脂分泌增多。

相关推荐

03:15
头部不由自主的晃动是怎么了
头部不由自主的晃动有如下几种原因:1、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患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老年人,病因不明,多有家族病史,主要表现有手和头不自主抖动,注意力集中和精神比较紧张时,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和睡眠时,抖动减轻或消失。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震颤,大多是良性的震颤,对身体健康一般没有多大的影响。多数患者进展比较缓慢,不会导致患者残疾,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病情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时,可以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如果老年人出现头部不自主的晃动,需要警惕脑血管病,如果是合并动脉硬化,要考虑脑血栓形成,建议做头部核磁检查。2、帕金森病:也会引起头不由自主的晃动,以及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症状,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早期可以先不用药物治疗,如果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对症的治疗。3、脑部疾病:脑血管或者脑部神经出问题,或者创伤引起脑部神经受损,也会表现为头不由自主的摇晃症状,可以做头部的CT或磁共振进行精确诊断,找到相应的病因病灶,及早进行干预。4、内科疾病也可以引起头部的震颤,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等,可以做相应的检查进行确诊。5、有一部分患者服用一些药物以后,尤其是服用一些抗精神病药以后,会诱发一系列的椎体外系副反应,导致头不由自主的晃动。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进行上肢锻炼、下肢锻炼以及头部锻炼。上肢锻炼,患者可以多进行扩胸运动,也可以多进行上肢的上举和拉伸,而且也要注意协调性的锻炼。下肢锻炼,对于腿部可以坚持散步和慢走,也可以多进行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而且要经常踢腿。头部锻炼,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会有头部活动不灵活的表现,可以进行头部的反复转头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肌肉颤抖的症状。出现帕金森病后,需要进行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同时平常的康复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疾病及功能得到快速恢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1753次收听

什么叫帕金森
帕金森分为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非常常见的系统性病变。引起该病变的原因,常见于遗传、环境、年龄及药物等,当有应激因素时也会诱发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其中运动迟缓是特征性表现,主要为姿势步态的异常。患者还可以有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等。帕金森的治疗主要是进行药物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控制症状。对于部分患者甚至还可以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减少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101159次收听

帕金森病遗传吗
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的直系亲属也容易罹患帕金森病,表明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老年帕金森病治愈率有多高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帕金森病的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头有时震颤是患了帕金森病吗
有轻微的头部震颤并不一定是患了帕金森,还可能是特发性震颤,帕金森除震颤外,还常有因肌肉僵直,起床翻身、行走、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僵硬呈面具脸,写字变小等症状。
中年帕金森综合症寿命
中年帕金森综合症寿命目前尚无定论,通常来讲,这类疾病不易被发现,只有正规医院检查时才会发现帕金森初期的一些症状,对于中年人而言,帕金森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震颤、运动障碍、运动徐缓、强直等,无论是那种都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有哪些
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有哪些,帕金森是一种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患了帕金森会影响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其实帕金森并不可怕,但是由于很多患者耽误了病情治愈的最佳时机,下面来
01:25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在1817年对帕金森进行了描述,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障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焦虑、抑郁等。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大约是200万人,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出现吞咽困难怎么办
帕金森病有很多症状表现,出现吞咽困难时应用鼻饲管进食,同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帕金森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晚期会有认知障碍乃至痴呆、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等。为了维持吞咽障碍患者的基本营养及预防吸入性肺炎,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时,及时应用鼻饲管进行鼻饲进食和相应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调节、营养需要等,并进行言语暗示,当食物在口中后患者闭唇、运动舌与吞咽。如果患者自行进食,冷食比热食要好,冷的食物可以促进舌较快的向后运动和诱发吞咽。在平时可进行一些吞咽功能治疗,包括仪器电刺激改善局部肌肉功能。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7

61315次收听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帕金森病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又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以静止性震颤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是拇指和示指的搓丸样动作,并会出现枪管样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面容呆板,双眼凝视。酷似面具脸,书写字体越写越小,呈现小字征,步伐逐渐变小变慢,有时还会有行走当中的身体全身僵住的现象以及慌张步态。非运动症状主要以感觉异常为主,会表现为嗅觉减退以及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较为常见,包括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等。后期还会有排尿障碍,约半数患者会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而在疾病晚期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视幻觉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31

53329次收听

01:46
帕金森严重了会怎么样
帕金森症状严重后,患者会丧失行走、语言、排尿、排便等日常生活的能力。一、出现少动、僵直、震颤,甚至坐起和站起都出现困难。二、常出现顽固性便秘,食道、胃及小肠的运动障碍可引起吞咽困难、食道痉挛以及胃食道倒流等。三、有的患者可能出现语言构音、发音的困难。四、情绪与智力改变,部分病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制力差,固执、多疑猜忌、恐惧、无自信心,恼怒等。
01:46
帕金森能治好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不能完全治好。但是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以延缓这种疾病的进程或者控制症状的发展,像常用的药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及比较老的药,比如金刚烷胺、安坦等等。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使用这些药物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症状,延缓患者疾病的进程,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的病人的症状会越来越突出,即使使用很多种的药物也不能再控制症状的进展,患者最终可能会卧床或失去自理的能力,或者死于并发症。
02:26
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动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如果不需要,要及时拔除;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留置尿管期间多喝水;锻炼膀胱、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逆流、预防感染等;尽早拔除尿管。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目的。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二,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目的是避免泌尿系感染;三,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感染;四,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时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可以防止尿液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五,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帕金森是什么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在1817年对帕金森进行了描述,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障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焦虑、抑郁等。
语音时长 00:52

2018-09-14

6341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