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怎么办
产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产后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激素水平变化、泌尿系统感染、肥胖等因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3-4组。持续训练6-8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保持正常呼吸,避免腹部用力。建议在产后42天复查后开始,由专业康复师指导动作标准性。
2、电刺激治疗
采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2-3次,10-1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自主收缩能力差或动作不规范的产妇,能帮助神经肌肉重新建立联系。治疗时可能产生轻微刺痛感,但不应出现剧烈疼痛。需配合阴道电极使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传感器将肌肉收缩信号转化为视觉或听觉反馈,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收缩技巧。每次治疗45分钟,每周1-2次,通常需要4-6周见效。特别适合协调性差或感知障碍的产妇,能提高训练效率。设备包括阴道压力探头和表面肌电监测仪,治疗前后需严格消毒。
4、药物治疗
对于中度以上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增加尿道闭合压,或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合并急迫性尿失禁时可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抑制膀胱过度活动。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哺乳期用药需评估风险。需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避免长期用药。
5、手术治疗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手术时间约30分钟。术后需留置导尿1-2天,6周内禁止提重物和性生活。少数可能出现吊带侵蚀或排尿困难等并发症,需选择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师操作。
产后尿失禁患者应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每2-3小时规律排尿,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体重指数超过24的产妇需制定减重计划,每周进行3-5次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游泳或瑜伽。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出现尿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复查。
相关推荐
01:55
01:06
03:04
03:0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