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中耳炎要注意什么
术后中耳炎患者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合理用药、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术后中耳炎可能与手术创伤、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
1、伤口护理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用手触碰伤口。术后48小时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外耳道,分泌物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洗澡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道。若敷料被渗液浸透或脱落,需立即就医处理。
2、避免感染
禁止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减少粉尘环境暴露。勿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以防细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家庭成员有呼吸道感染时需佩戴口罩隔离。出现发热、耳部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合理用药
严格遵医嘱使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用药前需清洁外耳道。口服抗生素如罗红霉素分散片需完成全程疗程。止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避免超过3天。禁止自行使用偏方或网购药物冲洗耳道。
4、饮食调整
术后1周内进食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锅、烈酒。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蒸蛋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蓝花增强免疫力。咀嚼困难者可选择营养粉或粥类,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2周、1个月需返院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医生可能清理术腔痂皮或调整填塞物。若出现耳鸣加重、眩晕、面瘫等并发症,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避免乘坐飞机或高原旅行,防止气压损伤。
术后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以减少耳部充血。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冬季外出佩戴耳罩保暖。严格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建议家属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恢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