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1偏高有什么危害
胃蛋白酶原1偏高可能提示胃黏膜损伤或炎症,长期偏高可能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风险,需结合胃镜检查明确病因。
胃蛋白酶原1是胃蛋白酶的前体物质,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其水平升高通常反映胃酸分泌增多或胃黏膜屏障受损。短期内偏高可能与饮食刺激、药物影响或急性胃炎相关,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长期偏高则可能持续损伤胃黏膜,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前病变。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也会出现该指标异常,伴随口臭、餐后腹胀等表现。胃蛋白酶原1与胃蛋白酶原2的比值变化对判断胃黏膜萎缩程度有参考价值。
发现胃蛋白酶原1偏高时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限制浓茶咖啡摄入,戒烟戒酒。建议定期复查胃功能指标,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胃镜筛查。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规范根治治疗,合并胃溃疡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保护胃黏膜。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煎炸烧烤类食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