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腰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与劳损、受凉、外伤等因素有关。
1、局部疼痛
腰背筋膜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钝痛或酸痛,疼痛部位多集中于腰背部肌肉附着点,久坐或劳累后加重。疼痛可能向臀部放射,但不会影响下肢神经功能。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可能伴随局部压痛。
2、肌肉僵硬
晨起时腰背部肌肉僵硬明显,活动后稍缓解。触诊可发现肌肉紧张呈条索状,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长期僵硬可能导致姿势代偿性改变,进而加重脊柱负荷。
3、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者常出现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严重时日常活动如穿衣、提物均受影响。被动拉伸患处肌肉可诱发明显疼痛。
4、劳损因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重复性动作易导致肌肉微小撕裂,引发无菌性炎症。办公室久坐人群、重体力劳动者多发。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小时进行5分钟拉伸运动。
5、受凉刺激
寒冷潮湿环境易诱发肌肉血管收缩,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导致疼痛。冬季发病率较高,需注意腰背部保暖,睡眠时可使用电热毯预热床铺。
腰背筋膜炎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变换体位并做腰背伸展运动;睡眠选择硬板床,可于疼痛部位垫放热水袋;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若症状持续2周无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等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