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怎么办按哪个部位降压
血压高可通过按摩百会穴、曲池穴、太冲穴、涌泉穴、内关穴等穴位辅助降压。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因精神紧张导致的血压升高。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3-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注意避免用力过猛,眩晕患者慎用。
2、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刺激此穴可改善上肢血液循环,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有头痛症状者效果较好。采用点按结合揉捏手法,每次持续2-3分钟。皮肤破损时禁止操作。
3、太冲穴
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该穴位属肝经原穴,对情绪波动引发的血压波动有调节作用。用拇指垂直向下按压至有酸胀感,维持1分钟后缓慢松开。孕妇及足部外伤者不宜按压。
4、涌泉穴
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按摩能引火归元,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伴有的失眠症状。可用拇指螺纹面推擦或借助按摩棒刺激,每次5-8分钟。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防止皮肤破损。
5、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该穴位具有双向调节血压作用,对伴随心悸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采用掐按法配合深呼吸,每侧操作3分钟。严重心律失常者需谨慎使用。
除穴位按摩外,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克,增加芹菜、菠菜等富钾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避免突然用力、情绪激动等可能引发血压波动的行为,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