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咬了为什么痒
被蚊子叮咬后发痒主要是由于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人体免疫反应所致。蚊子在吸血时会释放抗凝血物质和麻醉成分,导致局部组织产生组胺等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
蚊子的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抗凝血酶和血管扩张剂,这些成分帮助蚊子顺利吸血。人体免疫系统会将这些外来蛋白质识别为威胁,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作用于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H1受体传递痒觉信号至大脑。同时,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红肿丘疹。搔抓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儿童和过敏体质人群反应可能更剧烈,因免疫系统对蚊子唾液蛋白更敏感。反复叮咬可能产生脱敏现象,部分人后期瘙痒感减轻。热带地区的伊蚊、库蚊等种类唾液成分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被蚊子叮咬后应避免用力搔抓,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减少残留唾液。冷敷能收缩血管缓解肿胀,炉甘石洗剂可中和组胺作用。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居家安装纱窗纱门,定期清理积水容器破坏蚊子繁殖环境。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发热或持续瘙痒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除虫媒传染病或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