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犯了
心脏病发作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心脏病发作可能与冠状动脉阻塞、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冷汗、恶心、晕厥等症状。
1、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阻塞是心脏病发作的常见原因,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并向左肩或下颌放射,伴随冷汗和濒死感。需立即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医生可能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心律失常
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引发心脏泵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心悸、头晕或意识丧失。动态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3、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心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常见于感冒后出现胸闷、乏力、下肢水肿。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和心脏超声可辅助诊断,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及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曲美他嗪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4、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结构性病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活动后气促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典型表现。心脏彩超能明确瓣膜病变程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控制心衰,严重者需瓣膜修复手术。
5、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或法洛四联症等先天畸形可能在成年后出现症状,表现为紫绀和运动耐量下降。心脏CT和心导管检查可确诊,治疗方案包括限制剧烈运动,必要时行外科矫治手术。
心脏病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血脂四项。保持情绪稳定,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