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大细胞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营养性大细胞贫血主要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常见病因包括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代谢异常及药物影响等。
1、摄入不足
长期偏食或饮食结构单一可能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叶酸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动物肝脏中,维生素B12则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和乳制品。素食者、老年人或饮食不均衡者易出现此类问题。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
2、吸收障碍
胃肠疾病如萎缩性胃炎、克罗恩病或胃切除术后,可能影响内因子分泌或肠道吸收功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叶酸吸收障碍多见于小肠病变或长期腹泻患者。此类情况需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或口服高剂量叶酸补充剂纠正。
3、需求增加
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快速生长期或某些血液病如溶血性贫血时,机体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若未及时补充,易诱发贫血。建议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补充。
4、代谢异常
遗传性代谢疾病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可能干扰叶酸代谢途径。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也会干扰叶酸利用。需根据病因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活性叶酸制剂。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二甲双胍或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可能抑制维生素B12吸收或加速叶酸排泄。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关营养素。
预防营养性大细胞贫血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全谷物。高危人群可定期检测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避免长期使用影响营养素吸收的药物。若出现乏力、舌炎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补充治疗,切勿自行滥用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