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早期并发症
骨盆骨折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损伤、神经损伤、感染等。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导致,需紧急处理以避免危及生命。
1、失血性休克
骨盆骨折常伴随血管破裂导致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引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输血并紧急手术止血。早期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可减少出血,同时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2、腹膜后血肿
骨折断端刺破髂血管或骶前静脉丛可形成腹膜后血肿。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超声或CT可明确诊断。需绝对卧床制动,使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促进血肿吸收,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3、泌尿系统损伤
骨折移位可能损伤膀胱或尿道,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管引流,膀胱破裂者需手术修补。可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排尿症状,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防止尿路感染。
4、神经损伤
骶骨骨折易损伤骶丛神经,导致会阴区感觉障碍或大小便失禁。早期可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配合电刺激治疗。神经断裂需手术探查修复,后期需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
5、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操作可能引发深部感染。表现为发热、伤口渗液,需彻底清创并留取细菌培养。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同时加强伤口换药,监测炎症指标变化。
骨盆骨折患者需绝对卧床4-6周,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饮食需高蛋白高纤维,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神经损伤患者需长期随访功能恢复。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尿量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