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怎么造成的
耳石症可能由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骨质疏松、前庭神经炎、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
1、头部外伤
头部受到撞击或剧烈震动可能导致耳石脱落。这类患者常伴随头晕目眩、平衡失调等症状。治疗以耳石复位为主,可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
2、内耳供血不足
高血压或动脉硬化会影响内耳血液供应,导致耳石代谢异常。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建议控制基础疾病,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循环。
3、骨质疏松
钙代谢异常会使耳石结构脆弱易脱落。中老年女性多见,可能合并腰背疼痛。需补充碳酸钙D3片,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
4、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可损伤前庭神经功能,引发耳石异常移位。急性期会出现剧烈眩晕伴呕吐。可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配合盐酸苯海拉明片缓解症状。
5、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COL9A2基因突变,导致耳石基质蛋白结构异常。这类情况多在青少年期发病,需长期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耳石症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动作,睡眠时保持头部稍抬高。日常可进行Brandt-Daroff训练:坐床边快速侧卧30秒后坐起,重复5-10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如牛奶、深海鱼等。眩晕发作期间须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受伤。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剧烈头痛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