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寄生虫感染引起痢疾
引起痢疾的寄生虫感染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和蛔虫等。这些寄生虫可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侵犯肠道黏膜导致痢疾症状。
1、溶组织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导致阿米巴痢疾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摄入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感染。该寄生虫会分泌蛋白水解酶破坏结肠黏膜,形成特征性烧瓶样溃疡。典型症状包括果酱样黏液血便、里急后重和右下腹压痛。诊断依靠粪便镜检发现滋养体,治疗需使用甲硝唑片联合双碘喹啉片进行根治。
2、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小肠上段,通过鞭毛运动损伤肠绒毛。感染后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恶臭脂肪泻、腹胀和吸收不良综合征。儿童感染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粪便中检出梨形滋养体或抗原检测可确诊,治疗首选替硝唑胶囊或阿苯达唑片。
3、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寄生虫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带黏液。确诊需在新鲜粪便标本中发现运动活跃的滋养体,治疗可用四环素片或甲硝唑片。
4、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卵囊对外界抵抗力强。感染主要破坏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导致水样腹泻伴痉挛性腹痛。改良抗酸染色法可检出卵囊,目前尚无特效药,硝唑尼特混悬液可能有一定疗效。
5、蛔虫
大量蛔虫寄生时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或异位寄生,虫体代谢产物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黏液性腹泻。严重感染时粪便中可见成虫排出,腹部X线平片可见缠绕成团的虫体阴影。治疗选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咪唑片,需注意服药后可能发生蛔虫游走现象。
预防寄生虫性痢疾需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处理食物前应彻底洗手。疫区旅行者可考虑预防性服用驱虫药物,出现持续腹泻伴发热、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儿童、孕妇及免疫缺陷者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