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特有的体征
骨折特有的体征主要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由外伤或骨骼疾病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畸形
骨折后由于骨骼断裂和肌肉牵拉,可能出现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等畸形。闭合性骨折可能表现为局部隆起或凹陷,开放性骨折可见骨折端外露。畸形程度与骨折类型、外力作用方向有关,例如粉碎性骨折可能出现明显错位。患者需避免自行复位,应使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后就医。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无法活动的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有表现。例如小腿中段骨折时,可能在非关节处出现异常弯曲。检查时须谨慎操作,避免加重损伤。异常活动常伴随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完全性骨折,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骨折线走向和移位情况。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触诊时有骨擦感。这种现象多见于长骨横断骨折,但检查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临床中不推荐刻意诱发。骨擦音需与关节弹响鉴别,后者多发生在关节活动时且无疼痛。出现该体征时应立即停止患肢活动,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骨折患者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活动。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饮用牛奶、食用豆制品等。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时,应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锻炼,配合热敷或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不可过早拆除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