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发生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创伤性休克等原因引起。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1、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引发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丧失。常见于心肌病患者、长QT综合征患者,发作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抽搐。需立即电除颤,必要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电活动。低钾血症多见于长期利尿剂使用者,表现为肌无力、腹胀;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可能出现四肢麻木。需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维持电解质平衡。
4、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会抑制心肌传导。中毒早期可能出现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需洗胃清除毒物,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等特效解毒剂。
5、创伤性休克
严重失血或心包填塞会导致心脏充盈不足,最终停止搏动。外伤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时需警惕,应立即止血扩容,心包填塞需紧急心包穿刺。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规范用药控制指标。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冠心病患者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有猝死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运动前做好热身,高温环境下注意补充电解质。发现他人突发意识丧失时,应立即呼叫急救并开始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