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疹是如何感染的
儿童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高热3-5天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
1、病毒传播
人类疱疹病毒6型是主要病原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唾液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共用餐具等途径传播。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患儿在发热期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传染性降低。
2、母婴传播
孕期母体若携带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哺乳期母亲唾液中含有病毒时,也可能通过哺乳过程传染给婴儿。这种传播方式占感染病例的少数。
3、免疫缺陷
6个月至2岁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该病毒。早产儿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感染风险更高。这类患儿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4、集体暴露
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可通过玩具、餐具等物品间接传播,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春秋季气温变化时发病率较高。
5、潜伏感染
部分儿童感染后不出现典型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这些儿童仍具有传染性,是潜在的传染源。病毒可能在体内长期潜伏,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再次激活。
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分泌物。发热期间应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穿着宽松衣物。皮疹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即可。若出现持续高热、惊厥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帮助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