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要补充什么
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铁、DHA、钙和锌等营养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通常能获得大部分营养,但部分营养素需额外补充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1、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发育。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需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若每日摄入量不足1000毫升,也需按需补充。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表现为囟门闭合延迟、方颅等症状。可通过维生素D滴剂补充,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
2、铁
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缺铁可能导致贫血。足月儿出生时体内储备的铁可维持4-6个月,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早补铁。6个月后添加辅食时应优先选择强化铁米粉、红肉等富含铁的食物。缺铁性贫血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剂。
3、DHA
DHA是大脑和视网膜发育的重要成分。母乳中含有DHA,哺乳期母亲可多吃深海鱼补充。无法母乳喂养时可选择添加DHA的配方奶粉。早产儿或DHA摄入不足的婴儿可考虑使用藻油DHA制剂,如纽曼思DHA藻油软胶囊。
4、钙
钙对骨骼和牙齿发育至关重要。母乳和配方奶中的钙通常能满足婴儿需求,但早产儿、低体重儿或乳制品摄入不足的婴儿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缺钙可能导致夜惊、多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颗粒等钙剂。
5、锌
锌参与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母乳中的锌生物利用率高,但6个月后辅食添加不及时可能导致锌缺乏。缺锌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可通过强化锌米粉、瘦肉等食物补充,严重缺乏时可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家长需定期带婴儿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由医生评估营养状况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营养素。避免自行盲目补充,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造成中毒。辅食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优先选择富含铁、锌的食材。保持饮食均衡的同时,注意观察婴儿有无皮疹、腹泻等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