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馊掉的食物会怎样
吃了馊掉的食物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馊变食物通常含有大量致病菌或毒素,需根据污染程度和摄入量决定症状轻重。
馊变食物中滋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会产生肠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轻度症状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可能伴有1-2次稀便。中度症状会出现阵发性绞痛、水样便每日3-5次,部分患者伴随37.5-38.5℃低热。重度污染食物可能引发剧烈呕吐、黏液血便、持续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特殊情况下,某些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等耐高温毒素,即使加热后仍可能损伤肝脏。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往往更严重,可能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对特定细菌毒素过敏,进食少量即可诱发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
误食馊变食物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症状较轻时可暂时观察,适当服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静脉补液治疗。日常应注意食物冷藏保存,熟食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肉类豆制品等易腐食品需彻底加热。发现食物有酸臭味、黏液或霉斑时应立即丢弃,避免尝试去除变质部分后食用剩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