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烫了手怎么紧急处理
开水烫伤手部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随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涂抹烫伤药膏或就医处理。烫伤紧急处理主要有降温止痛、预防感染、保护创面、观察症状、及时就医五个步骤。
1、降温止痛
烫伤后首要措施是迅速用10-25℃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处15-20分钟,水流压力不宜过大。冷水冲洗能降低皮肤温度,阻止热力继续向深层组织渗透,同时缓解疼痛感。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需先冷水浸湿后再小心剪开移除,避免强行撕扯加重损伤。禁止使用冰块直接冷敷,以免造成冻伤。
2、预防感染
冲洗完成后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毛巾轻轻蘸干水分,可外涂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烫伤药膏。若出现水疱应保持完整,不要自行刺破。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这些物质可能引发感染并干扰医生判断。伤口暴露期间需远离灰尘、宠物等污染源。
3、保护创面
浅二度以下烫伤可用医用无菌纱布松散包扎,包扎前可先覆盖凡士林油纱以减少粘连。包扎不宜过紧,需保持透气性。手指烫伤时应分开包扎各指关节,防止皮肤愈合过程中产生粘连。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创面变化,出现渗液增多或异味需及时就医。
4、观察症状
烫伤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肿胀加剧、皮肤发紫、麻木感等血液循环障碍表现。儿童或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创面加深情况。若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涉及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即使表皮完整也应就医评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继发感染。
5、及时就医
出现三度烫伤皮肤发白/焦痂形成、化学烫伤、电击烫伤,或伤者出现意识模糊时需立即送医。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即使轻度烫伤也建议就医。就医时携带使用的烫伤药物供医生参考,准确告知烫伤时间、接触物温度及已采取的处理措施。
烫伤恢复期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愈合中的皮肤。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恢复期间患肢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关节部位烫伤需进行适度功能锻炼防止瘢痕挛缩。日常烹饪建议使用防烫手套,热水壶等高温物品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若愈合后出现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可咨询皮肤科进行光电治疗等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