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会引起什么疾病
胆固醇高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脂肪肝等疾病。长期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诱发多种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易沉积在动脉内膜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心肌缺血,表现为心绞痛、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改善血流,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3、脑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血管闭塞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出现偏瘫、言语障碍。需紧急溶栓治疗,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同时控制血压血糖。
4、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狭窄会导致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腿部疼痛。需使用西洛他唑片扩张血管,严重缺血时需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日常需戒烟并控制体重。
5、脂肪肝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堆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乏力,需通过水飞蓟宾胶囊护肝,配合有氧运动减少内脏脂肪。
胆固醇高患者需长期监测血脂指标,每日摄入膳食纤维30克以上,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过量饮酒。若出现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调整降脂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