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换瓣膜后会怎么样
心脏换瓣膜后通常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但需长期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人工瓣膜分为机械瓣与生物瓣两类,术后恢复情况与瓣膜类型、基础疾病控制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机械瓣耐久性强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避免血栓或出血风险。生物瓣无需长期抗凝但使用寿命较短,可能需二次手术更换。术后早期需严格预防感染,避免拔牙等有创操作,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心内膜炎。术后3-6个月心功能逐渐恢复,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需根据情况使用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瓣周漏或人工瓣膜功能障碍,表现为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并及时处理。合并房颤的患者中风风险较高,可能需联合使用利伐沙班片等新型抗凝药。术后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影响抗凝效果的深绿色蔬菜过量食用。心理适应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改善。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1个月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每日定时测量脉搏和血压,记录异常波动。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稳定的食物如胡萝卜、苹果。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凝血指标,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瓣膜类型和用药信息。出现胸痛、晕厥或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