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拆石膏后注意事项
骨折拆石膏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功能锻炼、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及避免二次损伤。石膏拆除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屑,需保持清洁并涂抹保湿乳液;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恢复练习;增加钙质与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骨骼修复;术后1个月内每2周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患肢负重。
拆石膏后伤口护理是首要事项。石膏长期固定可能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或轻微压疮,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后涂抹尿素软膏或凡士林缓解干燥。若存在手术切口未完全愈合,需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发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功能锻炼需分阶段进行,拆除后1周内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或手指屈伸练习,2周后逐步加入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增强肌肉力量,但需避免引起疼痛的过度拉伸。饮食上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制品,搭配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复查时间应根据骨折类型调整,简单骨折可在拆除后2周、6周各复查一次,复杂骨折需增加随访频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痂形成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日常需避免患肢突然受力,上下楼梯时健侧先行,坐位时勿交叉双腿防止意外碰撞。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冬季注意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僵硬加重,可能提示愈合异常或关节粘连,须立即返院评估。
骨折完全愈合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应戒烟限酒以免影响血供,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担。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心肺功能,但滑雪、篮球等高风险运动须完全康复后再参与。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居家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骨质疏松者应持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监测患肢围度变化,对称部位差异超过2厘米需排查深静脉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