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跟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两种不同的牙周疾病,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炎则伴随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牙龈炎是牙周炎的早期阶段,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
牙龈炎是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引起,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通过规范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洗牙可有效控制。牙周炎则已累及深层牙周组织,除牙龈炎症外,还会出现牙周袋形成、牙槽骨破坏,导致牙齿移位或脱落。治疗需结合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专业手段,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牙龈炎病变可逆,消除刺激因素后牙龈能恢复健康。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吸收不可逆,治疗目标为控制炎症进展。两者早期症状相似,但牙周炎伴随口臭加重、牙齿敏感冷热、咀嚼无力等特征。牙周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且X线显示骨吸收是鉴别关键。
预防牙周疾病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与洁治。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牙周组织损伤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牙齿缺失。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维持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