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该如何治疗呢
儿童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输血支持、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儿童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感染性疾病、遗传因素、消化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建议每日摄入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血红素铁,配合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同时应减少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对于婴幼儿,需及时添加强化铁米粉等辅食。
2、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患儿可遵医嘱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铁剂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胃肠道不适等反应,建议餐后服用。治疗2周后需复查血红蛋白,疗程一般持续3-6个月。
3、治疗原发病
由慢性感染、肾脏疾病、肿瘤等引起的贫血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进行内镜检查,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需进行基因检测。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在控制感染后,贫血症状多能自行改善。
4、输血支持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需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地中海贫血等慢性贫血患儿,需制定长期输血计划。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贫血多属气血两虚,可选用八珍汤、归脾汤等方剂调理。常用中药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等补益气血的药物。推拿按摩足三里、血海等穴位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疗程较长。
儿童贫血治疗期间,家长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指标,观察患儿面色、活动耐力等变化。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荤素搭配,纠正偏食习惯。对于遗传性贫血患儿,应做好遗传咨询。若出现心悸、气促加重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