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检测意义是什么
胃蛋白酶原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对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筛查和监测有重要意义。胃蛋白酶原主要包括PGⅠ和PGⅡ两种亚型,其比值变化可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
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前体物质,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PGⅠ主要由胃底腺分泌,其水平下降提示胃底腺萎缩;PGⅡ由全胃黏膜分泌,其水平相对稳定。PGⅠ/PGⅡ比值降低是胃黏膜萎缩的敏感指标,当比值小于3时需警惕萎缩性胃炎可能。该检测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适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动态监测胃蛋白酶原水平有助于评估胃黏膜损伤进展。检测结果需结合胃镜等检查综合判断,单纯指标异常不能确诊疾病。
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检测异常者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日常注意规律饮食,减少腌制、烟熏食品摄入。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胃蛋白酶原水平。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将该项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胃部不适者更应重视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