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和毛囊炎的区别
丘疹性荨麻疹和毛囊炎在病因、皮损特征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多由昆虫叮咬或过敏反应引发,表现为风团样丘疹伴剧烈瘙痒;后者常因细菌感染毛囊导致,以红色脓疱伴压痛为特征。
丘疹性荨麻疹的皮损通常呈纺锤形红色风团,中央可有小水疱,多分布于四肢暴露部位,瘙痒感显著但无化脓倾向。发病与蚊虫、螨虫叮咬或接触过敏原相关,儿童更易发生。治疗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为主,严重时需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毛囊炎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色丘疹或脓疱,顶端常有黄白色脓头,好发于头皮、面部等多毛部位,伴触痛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常见病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易复发。治疗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日常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损。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应减少草丛活动,使用防蚊用品;毛囊炎患者需避免油腻护肤品,勤换枕巾。两者均需保持患处干燥,若皮损扩散或发热应及时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挑破脓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