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甲亢怎么办
怀孕期间得甲亢可通过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饮食、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甲亢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
1、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孕妇需每4-6周复查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避免甲亢未控制或药物过量导致甲减。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中晚期可能需调整药物剂量。监测同时需关注胎儿心率及生长发育情况。
2、调整饮食
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每日碘摄入量不超过200微克。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减少心悸症状。
3、抗甲状腺药物
丙硫氧嘧啶片是妊娠早期首选,妊娠中晚期可换用甲巯咪唑片。两种药物均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或肝功能异常,需配合血常规监测。药物剂量以控制游离甲状腺素在正常上限为宜。
4、放射性碘治疗
妊娠期禁用放射性碘131治疗,因可能损害胎儿甲状腺发育。若孕前已接受该治疗,需确保甲状腺功能稳定后再妊娠。意外接触放射性碘后需立即就医评估风险。
5、手术治疗
药物过敏或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时,可选择妊娠中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需用碘剂准备,术后补充甲状腺素维持功能。手术风险包括早产和喉返神经损伤。
妊娠合并甲亢需在内分泌科和产科共同管理下治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每日监测脉搏和体重变化,出现怕热多汗加重或胎动异常时及时就诊。产后需重新评估甲状腺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暂时性甲状腺炎。哺乳期用药需选择丙硫氧嘧啶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