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区别
过敏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过敏性皮炎主要由特定过敏原触发,表现为局部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则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多因素相关,常伴随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皮肤炎症。
1、病因差异
过敏性皮炎通常由直接接触过敏原引起,如金属、化妆品或洗涤剂,属于外源性免疫反应。特应性皮炎则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患者常有家族过敏史,并可能合并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属于内源性免疫异常。
2、症状表现
过敏性皮炎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水疱伴瘙痒。特应性皮炎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皮肤,表现为干燥、增厚的慢性湿疹样皮损,婴幼儿期可见面部渗出性皮疹。
3、发病机制
过敏性皮炎以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为主,Th1细胞介导炎症。特应性皮炎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导,伴随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丝聚蛋白基因突变是重要发病基础。
4、病程特点
过敏性皮炎在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急性发作多见。特应性皮炎呈慢性复发性病程,缓解与加重交替出现,可持续至成年期。
5、治疗原则
过敏性皮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期可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激素。特应性皮炎需长期保湿修复屏障,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抑制剂,或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
两种皮炎患者均需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无刺激护肤品,穿着纯棉衣物。特应性皮炎患者应特别注意环境湿度控制,冬季加强保湿护理。若出现皮肤感染迹象或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调整方案。日常记录可疑诱发因素有助于疾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