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咳嗽的症状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咳嗽的症状主要有夜间干咳、咽喉异物感、胸骨后灼烧感、声音嘶哑及反复清嗓动作。胃食管反流咳嗽是因胃酸反流刺激咽喉或气管引发的咳嗽,通常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有关。
1、夜间干咳
夜间平卧时胃酸更易反流至咽喉,刺激气管引发干咳,多无痰液,常影响睡眠。咳嗽可能伴随反酸或嗳气,坐起后症状可减轻。长期夜间咳嗽需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2、咽喉异物感
胃酸反复刺激咽喉黏膜会导致持续咽部发痒或异物感,患者常描述为“有东西卡着”。可能伴随咽部充血,但检查无明确异物。这种症状进食后可能加重。
3、胸骨后灼烧感
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会产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症状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弯腰或平躺时加剧。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
4、声音嘶哑
胃酸侵蚀声带黏膜可导致晨起声音沙哑,白天逐渐缓解。长期反流可能引发慢性喉炎,表现为持续性声带水肿、发音疲劳。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后部红斑或肉芽肿。
5、反复清嗓动作
因咽喉部酸刺激,患者会不自主频繁清嗓或干咳,试图缓解不适。这种动作可能加重声带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症状在说话多、吃辛辣食物后更明显。
胃食管反流咳嗽患者应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摄入。超重者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吞咽困难、体重下降,须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胃镜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帮助医生判断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