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什么意思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的病理状态,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
1、病因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脂质沉积导致血管壁形成斑块,使管腔逐渐狭窄。血管痉挛可能因寒冷刺激、情绪波动诱发,暂时阻断血流。微循环障碍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影响血液灌注。
2、典型症状
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向左肩及上肢放射,持续数分钟。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如牙痛、上腹痛,易被误诊。静息状态下突发剧烈胸痛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3、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缺血改变。冠状动脉CTA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诱发缺血帮助评估病情。
4、治疗原则
硝酸甘油片可快速缓解心绞痛发作,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严重狭窄患者需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5、危险因素
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吸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导致代谢紊乱,肥胖增加心脏负荷。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升高儿茶酚胺水平,诱发血管痉挛。
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严格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出现胸痛加重或休息不能缓解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