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肾炎与饮食禁忌

发布时间:2020-11-2055691次浏览

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严格限制食盐、限制植物蛋白质、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高嘌呤食物、限制草酸钙高的食物、限制高磷食物。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慢性肾炎与饮食禁忌的问题。

1、慢性肾炎需限制食盐: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忌食咸菜、酱、豉、腌制制品。

2、慢性肾炎忌植物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中含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不宜食用,如黄豆、绿豆、蚕豆、豆浆、豆腐、豆芽等。

3、慢性肾炎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种香料、胡椒、辣椒、咖喱、葱、大蒜、胡椒、生姜、芥末等对肾脏有刺激作用,应禁用。

4、慢性肾炎患者忌含有高嘌呤食物:

猪头肉、沙丁鱼、鸡汤、牛肉汤、芹菜、菠菜、羊肉、狗肉、雀肉、兔肉、油腻之品花生等。

5、慢性肾炎患者忌食草酸钙高的蔬菜 如竹笋、韭菜、茭白等。

6、慢性肾炎患者禁食高磷食物最近日本和美国一些学者提出:慢性肾炎患者禁食含磷食物,可控制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的上升,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可供临床探讨。禁食如:蛋黄、鱼卵、脑等。

相关推荐

01:28
右肾集合系统分离是什么意思
右肾集合系统分离是患者在做肾脏彩超检查的时候,应用的一个专业术语,表示右侧的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出现了分离。如果是短暂的分离,一般是由于大量饮水,膀胱过度充盈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排空膀胱再复查,分离就没有了,这就是一个短暂性的,不是器质性疾病。如果是集合系统分离持续存在,一般提示将有结石、肿瘤或者是输尿管狭窄,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02:18
肾炎会引起尿频尿急吗
肾炎的人群有部分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肾炎患者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其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或是皮肤感染之后,出现肉眼血尿。这时,血量较多,刺激尿道粘膜,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或患者合并了尿路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尿频,尿急。因此,当患者出现此现象时,第一要注意有无肉眼血尿,第二就是确认有无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的检查,进而确认。当肾炎合并有泌尿系感染时,可以进一步的做清洁,中断尿培养,检测致病的阳性菌,根据医生建议针对地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肾炎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并伴有尿频,尿急,那么这时的话要积极地去控制感染,同时要适当的多饮水,多休息,还可以补充碳酸氢钠这一类的药物来碱化尿液,避免出现红细胞管型。
02:05
肾炎会口咸吗
肾炎一部分人会出现口咸。确实有一部分肾炎的人群会出现口咸。当肾炎的人群合并高血压的时候,这种口咸的发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肾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尿、蛋白尿是主要的临床特点,可以有浮肿、头疼、口咸,甚至会有恶心、吃不下东西,或者有疲乏无力的症状。当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出现血浆mmol较低的时候,浮肿现象较为明显。尤其当肾炎患者伴有高血压的时候,口咸这种症状的发生率更高。此外,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可能出现贫血的症状,随之,心慌的表现会比较突出。当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这个口中异味、皮肤瘙痒等症状。
腰疼跟肾有关系吗
腰疼往往会与肾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腰疼有可能是因为肾结石而引起的疼痛,还有可能是因为其它的肾脏疾病导致的疼痛。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或者是腰椎间盘突出而导致的疼痛。所以当出现了腰痛症状时,首先建议要去当地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一定要明确诊断,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治疗。建议患者不要盲目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后,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1

70148次收听

女性尿酸400严重吗
女性尿酸400一般是不严重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一般血尿酸正常值的范围是在155~357。病情严不严重,是取决于是否产生了临床的症状和器官的损害。如果没有合并有器官的损害,病情并不是很严重。如果长期尿酸高而且已经产生了痛风、有肾结石,甚至出现肾脏损害肾功能不全,那么病情就会变得很严重。如果不进行控制的话,还会继续破坏关节、继续肾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尿酸性肾病尿毒症。多喝水能够促进尿液的排泄,让体内的尿酸减少,使血尿酸的水平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所以尿酸400一般是不严重的,不必过于担心。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1

77285次收听

一个肾对身体有影响吗
一个健康人只有一个肾脏一般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人只要一个肾脏就可满足平时生理需要,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前提是另一个肾脏是健康的状态,如果残留的肾脏有病变或者是一旦引起病变的话,那就会危及自身的健康。在临床上面,有很多只有一个肾的患者,比如先天性的孤立肾,还有些捐肾的患者只剩下一个肾脏,还有些肾结核、肾积水的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需要切除一个肾脏,最终保留只有一个肾脏。所以一个肾脏对身体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一定要对这个剩下的肾脏注意保护,避免出现各种慢性的肾脏疾病。如果出现有肾功能不全,病情就会发展很快,容易成为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11

63259次收听

肾炎应做什么检查
现如今,肾炎已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一旦患上肾炎,若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肾功能障碍,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大多数肾炎患者来说,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细菌、病毒感染是常见的诱因,那么肾炎应做什么检查呢?
肾炎停药复发的原因
肾炎是一种会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疾病,肾脏发生炎症时会引起水肿、尿急、尿频、尿不出等症状,中医认为,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脏能够维持内环境净化因素的相对稳定,但是一旦患上了肾炎,又很难治愈,很多人想知道肾炎停药复发的原因,接下来专家就跟大家讲一下吧。
治疗肾炎常用药物
肾炎是现在越来越高发的疾病,而人们对肾炎常用药物的了解却很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肾炎的常用中成药。
肾炎临床表现是什么
肾炎疾病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病,很多患有肾炎的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浑身浮肿的症状,在出现了这一系列症状的时候,很多的患者都会感觉到非常的痛苦,特别是出现了血尿的症状以后,对于肾炎患者就要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肾炎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狼疮性肾炎护理小常识
作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狼疮性肾炎是以全身系统的损害和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为特点。最常见的是内脏损害,很多患者伴发肾炎和肾病综合症。因此治疗狼疮性肾炎时做好护理工作是至关紧要的。做好心理护理病情严重复杂,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以致卧床不起,对疾病的转归缺乏了解而焦虑不安。针对这些心理状态,应向病人耐
03:07
小儿肾炎怎么治
小孩的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肾炎有非常多的病理分型,首先要判断患儿是不是有肾炎,是肾炎、肾盂炎、还是膀胱炎,还是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特点就是在2~1个月,两周之前有上呼吸道病史,就是前驱感染病史,最常见的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首先用青霉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青霉素过敏,也可以用头孢类的二代头孢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同时根据尿常规的表现和肾脏B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常用的是激素疗法。如果患儿得了肾炎,还是应该及早就医,去判断是否是肾小球肾炎。另外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在确诊小儿肾小球肾炎的时候,至少患儿前期2~4周要进行卧床或者是减少运动量。
肾炎的症状
肾炎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包含有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包含有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肾炎虽然有很多类型,但是肾炎患者最基本的临床症状就是血尿,既可以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也可以出现持续性镜下血尿,尤其是在劳累、感染、发烧的情况下血尿的症状更加明显。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有尿蛋白的出现。水肿也是肾炎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眼睑、颜面部的水肿非常明显。肾炎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升高。有些肾炎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以及夜间排尿次数增多。随着病情的进展,有些肾炎患者表现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如果有这些症状,建议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0

63671次收听

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肾小球肾炎症状以血尿、蛋白尿、浮肿、恶心、纳差以及乏力、活动耐量等症状最为常见。肾小球肾炎早期患者没有明确症状,都是体检时发现,如体检时发现尿里有血尿、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蛋白尿逐渐增多,开始出现如浮肿、血尿加重等症状,如在呼吸道感染、劳累等诱因后,出现肉眼血尿。随后出现血压增高症状,出现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表现,如肌酐到两三百后,有恶心、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着肌酐进一步进展,患者合并肾性贫血,出现乏力、活动耐量等表现。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有时候不太明显,尤其耐受力比较好的年轻人,患病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待发现时已经进入到比较严重阶段,如到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因此注意做常规体检对大多数人都很重要。
语音时长 01:58

2019-07-24

52481次收听

02:19
尿毒症症状
尿毒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恶心和呕吐、贫血、活动耐力减退,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全身瘙痒,骨痛,肌肉力量改变,酸中毒等症状。尿毒症患者会由于体内变化而引起各个系统的紊乱。最常见为消化系统,因为血肌酐明显增高,体内毒素和含氮废物积聚,明显影响病人的食欲,除毒素增高的症状外,病人还会出现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由于这些症状还会继发心率减慢、心脏停跳、猝死等危及生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