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草药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鹅草药一般指鹅不食草,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捣碎外敷、制成滴鼻剂、配伍入药、泡酒外用等。
1、煎汤内服
鹅不食草性温味辛,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取干燥全草5-10克加水煎煮,药液过滤后分次温服。胃肠功能较弱者宜饭后服用,避免刺激胃黏膜。
2、捣碎外敷
新鲜鹅不食草洗净捣烂后可直接敷于患处,对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肿疼痛有缓解作用。外敷时需避开皮肤破损处,每次敷用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防止皮肤过敏。
3、制成滴鼻剂
将鹅不食草提取液与生理盐水配制成3%-5%浓度滴鼻液,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每日滴鼻2-3次可减轻鼻黏膜充血,但连续使用不应超过1周,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4、配伍入药
在中医方剂中常与苍耳子、辛夷等配伍治疗鼻渊头痛,或与当归、川芎同用改善气血瘀滞。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组方,避免自行搭配引起药效冲突。
5、泡酒外用
取干品50克浸泡于500毫升白酒中,密封两周后过滤所得药酒可涂抹关节疼痛部位。酒精过敏者禁用,皮肤有创面时不可使用,外用后出现灼热感应立即清洗。
使用鹅不食草前应咨询中医师明确适应证,内服需注意孕妇、阴虚火旺者忌用。外用时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需停用。本品不宜长期连续使用,治疗鼻部症状时建议配合鼻腔冲洗等物理疗法。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