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身体软是怎么回事
上吐下泻身体软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止吐止泻药物、抗生素治疗、调整饮食、静脉输液等方式缓解。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或受凉导致胃肠黏膜炎症,表现为呕吐、腹泻伴乏力。发病可能与诺如病毒、沙门氏菌感染有关,常伴随腹痛、发热。治疗需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呕吐严重时可服用多潘立酮片缓解症状。
2、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引发剧烈呕吐腹泻,伴随全身肌肉无力。常见于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变质乳制品,可能伴有头晕、冷汗。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服用盐酸小檗碱片抗感染,配合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
3、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通过粪口传播感染,除消化道症状外还可引起肌肉酸痛、低热。儿童更易出现水样便和脱水,需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同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家长需注意患儿尿量变化,防止循环衰竭。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因频繁排便导致体力消耗。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首选左氧氟沙星片抗菌,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避免传染。
5、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秋冬季高发的病毒性肠炎,特征性表现为蛋花汤样便和喷射状呕吐,易引发重度脱水。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发病时使用蒙脱石散和口服补液盐散Ⅲ,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精神状态和囟门凹陷程度。
出现上吐下泻症状时应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米汤,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腹泻。恢复期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逐步增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老年人和婴幼儿尤其要注意监测脱水体征,如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