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知道自己得了梅毒
梅毒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典型表现包括硬下疳、梅毒疹、淋巴结肿大等,确诊需依靠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如TPPA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如RPR。
1、一期梅毒症状
感染后10-90天可出现硬下疳,多发生于生殖器、肛门或口腔。表现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此时传染性极强,但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或进行血清学检测。
2、二期梅毒症状
感染后6周-6个月可能出现全身性梅毒疹,常见于躯干、手掌和足底,呈铜红色斑丘疹。伴随发热、咽痛、脱发、扁平湿疣等表现。此阶段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需与玫瑰糠疹、银屑病等皮肤病鉴别。
3、三期梅毒症状
未经治疗2年后可进展为晚期梅毒,表现为树胶样肿、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可能出现主动脉瘤、脊髓痨、麻痹性痴呆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可能转阴,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确诊。
4、实验室检测
初筛采用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如RPR或TRUST,确诊需特异性抗体检测如TPPA或TPHA。神经梅毒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所有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妊娠期女性需特别注意筛查。
5、潜伏梅毒识别
部分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测阳性,称为潜伏梅毒。早期潜伏梅毒感染2年内仍有传染性,晚期潜伏梅毒感染2年后传染性降低但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结合既往治疗史诊断。
怀疑感染梅毒时应立即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苄星青霉素注射液为一线选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密切随访血清学指标。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RPR滴度,第二年每半年复查,直至抗体转阴或维持低滴度。




